寻找李少春:李少春名成艺止

来源:个人图书馆-cxag 时间:2023-07-08 13:10:54
由《李少春完了》引起的讨论与评论

1939年:李少春完了


(资料图片)

1941年:李少春的出路(上)

1941年:李少春的出路(下)

1941年:雄谈李少春(上)

1942年:雄谈李少春(下)

1947年:奉劝李少春规规矩矩唱武生

从1939年的一篇《李少春完了》文章引起讨论,到1941年关于李少春出路的大讨论,再到吴小如的《雄谈李少春》,其中有很多真知灼见的东西。再整理些1943年李少春在沪期间,观众的评价。

六月六日,观李少春《战太平》演于天蟾......。

富英《战太平》金殿起,少春的陈友杰先出场,次少春回府披挂,二黄倒板、摇板未见十分出色。与陈友杰开打适宜,二次回府,倒板“号炮一声惊天地”末尾以“喏啊”收,余听叔岩倒板,从未有如此唱法。叫华安没有嘎调;“两分离”之腔亦寡味;“大夫人请上受一礼”哭头跪拜,至一狠心,踏坐骑,起身皆系遵余派。据老辈云,英秀当年不转哭头,长揖不拜,吾意哭头并无不合,跪拜则可不必。

被擒翻虎眺,干净美观,老辈又以为谭系抢背(富英号称谭门本派实则多遵余法故亦翻虎跳)。“叹英雄”一段,韵味离余尚远,遇见孙氏之身段、步法、快板都颇佳妙,见北汉王一场,“站的是你老爷叫华云”翻高颇嫌牵强,以下闻炮声之悲愤表情,以及锁链、水发工夫都臻上乘,非富英凌乱可及。由高竿抢下,使双刀,《洗浮山》是《战太平》的底子,李擅演《洗浮山》,所以《战太平》之双刀自属游刃有余。

总之,少春此戏,做表手眼身法步,尤其是靠把工夫,大致不差,在现今难能可贵,惟唱工平均不及富英,韵味亦较差,尚宜力加琢磨。

1943年《力报》

珊珊

出演天蟾之李少春,本为海派,因其天赋独厚,又有武功根基,唱文还有嗓,所以北上,飞黄腾达,然而少春学余,现已不及昔日的殷勤了。是不是名即成便可不求实了?这是掩耳盗铃。

叔岩师承老谭,谭不肯尽其所能而传授,几近偷学,以至于自己琢磨,刻苦砥砺,才有今日之地位。少春跟叔岩比,更年轻力壮,叔岩虽未必精指奥诀,已超过老谭的秘而不宣许多,而结果如何呢?

《战太平》仅具楷模,《洗浮山》稍有形迹,《定军山》只能工架,《探母》则根本殊途,他若《打棍出箱》《八大锤》《击鼓骂曹》《捉放曹》《洪洋洞》等,最多也就仅具一二,甚至未获。看《珠帘寨》即可知与余叔岩相差甚多。而独不时以悟空、八戒自炫,得以轰动沪滨,打破天蟾摇钱门记录的,只有《孙悟空》《金钱豹》《盗魂铃》三剧而已。

若看孟小冬的醇,杨宝森的实,倒觉得少春浮泛不着边际。富英虽不肖余,其《定军山》之大段快板,少春固非能匹,《南阳关》尤善胜场。宝森则可动《一捧雪》《雁门关》《七星灯》《上天台》《审潘洪》,少春除《上天台》传父衣钵外,《一捧雪》《审潘洪》概不能演,此少春不及宝森。

余于周六听少春《八大锤》之“番营去闯”用了碰碑“双眉紧皱“腔,便觉得太紧;至于《上天台》完全不是余叔岩的路子,又看《战太平》之“号炮一响”亦不全肖叔岩,“哗啦啦大炮”叔岩翻高,少春则取平,(宝森亦然是因宝森无嗓,不宜深究)显见少春偷懒矣。

1943《海报》

从这些史料中我们看到了李少春华丽背后的一些不足,1943年是他艺术上的一个转折点,关于这一年的情况,请您继续关注寻找李少春系列的更新。

有事联系

请扫描二维码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2000-2021 by www.jiaoyu.mbahome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
备案号:沪ICP备2020036824号-3

邮箱 : 562 66 29@qq.com